另一台同一类别的带通电线圈的永磁体装置(但只提供了非常有限的实践信息)是由弗洛伊德·斯威特做出 来的。该装置被汤姆·比尔登起了个绰号为“真空三极管放大器”(Vacuum Triode Amplifier)或 “VTA”。

这个装置可以在 120 伏、60 赫兹产生超过 1 千瓦的功率输出,并能连接到自供电。输出的能源类似于给电机、电灯等提供的电力,但随着电力通过任何负载的增加,则会有气温下降,而不是预期的温度上升。

当人们得知他已经生产了设备,他成为严重威胁的目标,有些还在光天化日之下面对面地威胁。很有可能这种关注是由于叩取了零点能,当其在高电流下做到时,就等于打开了一个新蠕虫罐头(美国俚语,蠕虫 到处乱爬,无法收拾;比喻制造麻烦)。装置观测到特点之一就是,当电流增大,仪器的测量重量减少约 一磅。虽然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它表明,空间/时间已经被扭曲。德国科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 以做过这实验(并杀死了那些不幸被用来测试系统的人)——如果您有足够的不屈不挠,你可以攻读尼 克·库克(Nick Cook)的廉价书《猎取零点》(The Hunt for Zero-Point)ISBN 0099414988。

弗洛伊德发现装置的重量的减少与能量的产生数量成比例。但他发现如果负载增加到足够,突然到达一个点,会产生很大的声音,象旋风,虽然当时空气中并没有运动。这个声音被他的妻子露丝听到,她当时 在 公寓里的另一间房里,也被公寓外的人听到。弗洛伊德没有进一步增加负荷(这恰好无妨于可能是他受到 的致命剂量的辐射,如果有的话),并不再重复试验。我的观点,这是一台危险的装置,我不会建议任何 人去企图建造一台。应注意到高度致命的 20,000 伏用于“制约”磁体,而且运行原理目前还不明白。而且,手 头上也没有充分的资料对施工详图提供可行的意见。

**有一次,弗洛伊德意外短路输出线。产生了耀眼的闪光而电线覆盖着霜。**还注意到当输出负载超过 1 千瓦,给装置提供能量的磁体和线圈变得更冷,达到低于室温 5.5 摄氏度的温度。有一次,弗洛伊德受到的装置的电击,电流在他的一只手的拇指和小指之间流过。导致他的伤害却是冻伤,使他至少痛了两个星期。

装置观测到的特征包括:

  1. 当输出功率从 100 瓦增加到 1 千瓦时,输出电压没变化。
  2. 装置需要连续载荷至少 25 瓦。
  3. 输出在清晨下降,但稍后恢复,而无需任何干预。
  4. 本地的地震可以停止设备运行。
  5. 仪器可以通过简单地将 9 伏施加于激励线圈而以自供电模式启动。
  6. 通过电源线圈的电流瞬时断路可以使装置停止运行。
  7. 传统仪器正常运转最多达 1 千瓦以上的输出,但输出级别停留在此,其读数显示为零或其他虚假读数。 信息是有限的,但看来弗洛伊德的设备是由一个或两个大的铁氧体永磁(8 级,尺寸 150 mm×100 mm×25mm)并用用线圈缠绕在三个互成直角的平面(如在 x、y 和 z 轴)里组成的。铁氧体的磁化强度是经过修改的,通过一组电容器(510 焦尔)或更多突然施加 20,000 伏电压,电容器置于磁体两侧并同时驱动一个 1 安 培 60 赫兹(或 50 赫兹)的交流电通过线圈。交流电频率应与输出适应。当“A“线圈电压一达到峰值就施与电 压脉冲给板片。这需要从电子化着手。

据悉,板的供电导致磁性材料产生共振约十五分钟,并且在通电线圈施加电压修改了新形成的磁体两极的定位,以使其将来在频率和电压上共振。重要的是,这个调制过程中,电压施加于通电线圈是一个完美的 正弦波。冲击或外部影响可以摧毁“调制”,但它可以通过重复调制过程恢复。应该注意到的是调制过程可能 不会在第一次尝试就成功的,但在相同的磁体上重复该过程通常是成功的。一旦调制完成,则不再需要电 容器了。接着装置只需 60 赫兹的几毫瓦施加到输入线圈以在输出线圈给出 60 赫兹达 1.5 千瓦的功率。输出线 圈然后可以无限期地提供能源给输入线圈。

调制过程修改铁氧体板的磁化强度。过程之前北极是在磁体的一个面上而南极在相对的另一面上。调制 后,南极没有停留在中间点,而是延伸到北极面的外部边缘,从边缘朝里延长约 6 毫米。此外,有磁“泡” 创 建在北极面的中间产生,而当另一块磁体被带到它附近时,“泡”会移动。

调制好的平板有三个线圈绕组:

  1. “A”线圈是第一道绕在外缘上,每匝为 150+100+150+100=500mm 长(加上少量线圈架厚度)。大 约 600 圈的 28 号美标线(0.3mm)。
  2. “B”线圈绕在 100mm 的面上,因此一圈大约是 100+25+100+25=250mm(加上少量线圈架厚度和线 圈“A”的余空)。这大概是 200 到 500 圈的 20 号美标线(1mm)。
  3. “C”线圈沿 150mm 的面绕线,因而一圈是 150+25+150+25=350mm(加上少量线圈架厚度和线圈“A”和线 圈“B”的余空)。这大概是 200 到 500 圈的 20 号美标线(1mm),并尽可能与线圈“B”的阻值匹配。

线圈“A”是输入线圈。线圈“B”是输出线圈。线圈“C”用于调制和引力效应的产生。

VTA

迈克尔·沃森的一份论文提供了更实用的信息。例如,他说他所做的一个实验, 得到线圈“A”的电阻是 70 欧姆,而感应系数为 63 毫亨;线圈“B”用 23 号美标线,电阻为 4.95 欧姆而感应系数为 1.735 毫亨;而线圈“C”,同样用 23 号美标线,电阻 5.05 欧姆,感应系数 1.78 毫亨。

最近,一些弗洛伊德·斯威特装置的补充资料被公开发表。发表人是弗洛伊德的同事,他只是用他的第一个 名字“莫里斯”(Maurice)发表,他到七十岁了,因此决定是时候发表补充资料了。这些资料可以在附录中 找到。